買房過程中,常見的有兩類購房者。一類是同時圈定幾個樓盤,幾套房子,其綜合情況都差不多,消費者往往是選擇價格最便宜的房子。雖然如此一來購房總價是降下來了,但其最終選擇的房子是否是可選項項中的最優選擇,消費者心中恐怕并無十足把握。另一種則是部分中、高收入購房者,買房時常常為那些“精品”、“至尊”、“豪宅”等字眼所打動,堅信“房價高自然品質高”,往往導致所購房屋的實際開銷遠遠超出了自己預先的計劃。
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而言,買房都不是一件小事,買房看價格無可厚非,但如果買房的決策一味地被房價高低所左右,就很可能忽視更重要的東西,即房屋的性價比。
2004年底,打算在大營坡買房的消費者楊女士同時看中了兩個樓盤,兩個項目在位置、戶型結構上各有優勢,難分伯仲,最大的區別在于一個是大型小區的后期項目,一個則是單體開發的小樓盤;價格上兩者之間也有較大差距,大型小區每平方米單價要高出近200元,而以楊女士要買的三房一廳而言,總價相差兩萬元左右,最終她選擇了總價較低的房子。然而,今年下半年入住后,楊女士明顯感到兩個樓盤之間的差別,現在居住的小區物業管理較差,經常出現斷水斷電的現象,當初開發商承諾的一些周邊配套設施也因種種原因遲遲未兌現,而當初沒有選擇的大盤,則體現出配套成熟的優勢,物業管理也在前期業主中形成了較好的口碑。后來,一位從事房地產的朋友告訴她,品牌樓盤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規模,而“規模”對于自住消費者尤為重要,有了規模,開發商才有可能考慮周邊的生活配套和商業配套。品牌樓盤之所以能打響品牌,往往與它的長期努力是分不開的。所以,它的產品通常具有較高的性價比。而消費者要選擇的就是有較高性價比的產品,因為買房是一次性的,而入住卻是長期性的,如果只考慮價格高低而不考慮性價比,那么,消費者往往會在入住后后悔。
不僅樓盤與樓盤之間的差別令消費者難以定奪,有時候同一小區、相同戶型等差別,也會對購房者的生活帶來較大影響。不久前購買某經濟適用房小區的王女士,買房時面對每平方米相差10元的兩種完全相同的戶型,這兩種戶型之間的差別在于一種的衛生間有窗戶,一種沒有。王女士心想,一個窗戶就要多交一千多元,最終還是選擇了總價低的房型。入住后,王女士才感到,衛生間終年無窗確實是一個比較惱火的問題,這使剛剛圓了新居夢的王女士不無遺憾。
購房決策中的兩難選擇并不鮮見,畢竟房子作為數十萬元的大件消費品,消費者必須得慎重掂量,但有時候購房者的決策往往也會被價格誤導。首次置業的江先生屬白領人士,但他買房相當謹慎,盡管如此,江先生花了高價卻也未買到稱心如意的房子。江先生告訴記者,當時銷售人員把項目說成是環境好、戶型好、配套好的絕版樓盤,而且看到房價比同區域的其它樓盤高出一截,覺得樓盤整體品質肯定不會太差,日后的居家環境也有保障。可后來不僅交房時間一推再推,交房后的環境配套也未能及時落實,這使江先生懊悔不已。
針對不少購房者買房一味“唯價格是瞻”的普遍現象,業內專家指出,買房時要充分衡量樓盤的性價比,然后再決定是否買房,避免被房價誤導而花冤枉錢。
那么,什么樣的房子性價比才高呢?
專家指出,性價比是可以量化的,購房者可以從位置、價錢、戶型、物業、環境、配套、交通等方面列出其所占的比例,然后對幾個項目分別進行綜合評定。綜合分值高的房屋可以優先考慮。性價比雖然可以量化,但其中從需求因素到權重以及最后評定都是個人行為,所以性價比評定最好綜合多個家庭成員的意見,最終得出客觀評價。
此外,購房時還應考慮開發商的實力,最好選擇大型樓盤成熟社區,這種社區人氣足,配套全,交通好,管理優,通常情況下,選知名度高且實力雄厚的開發商更容易保證入住后的維修及服務質量。